高中無趣的生活中,寫過最有趣的考卷,應該非心理測驗莫屬吧!
你可曾好奇過,這些看似簡單的題目,背後就竟藏了多少行為理論與心理活動?
近期的台灣,社會新聞不斷
大埔強拆事件、學運事件、環境安全、食品安全等等
你是否忿忿不平著,社會正義的實現?公共權益的問題是否曾讓你掛懷,久久難忘?
先別激動!且讓甄老師帶領大家來認識這一個和社會息息相關的學群-社會心理學群!
社會心理學群包含三大部分:社會學系、社會工作學系、心理學系。核心科目包含:社會學、社會統計、社會工作概論、社會心理學、心理學、心理測驗等。
在進入詳細介紹前,先給大家一些小知識-社心學群的 三大科系之間的關連,許多人可能常常摸不清楚這三者之間的不同,以下整理一張表格給大家:
心理系 |
社工系 |
社學系 |
|
服務取向 |
直接服務 |
兩者兼具 |
間接服務 |
人格特質 |
感性關懷 |
兩者兼具 |
理性批判 |
思考觀點 |
小系統 |
兩者兼具 |
大系統 |
利益歸屬 |
個人福祉 |
兩者兼具 |
公共利益 |
[社會學系] 掌握社會運作與脈動 積極迎向未來
社會議題的討論,不僅只是單一層面的事情,需要總和政治、決策、人類行為、文化教養等各種層面,因此,研究一個社會議題需要的能力,就廣泛的包含了蒐集資訊、調查與分析、文字撰寫、社會觀察、理性批判等。
雖然同屬第一類組的範疇,但相較於心理系感性關懷的需要,社會學系的課程內容更著重於訓練學生的理性分析與觀察批判能力。
專業科目:社會組織、社會變遷
未來出路:公務員、學術界、證照、服務機構(基金會、社團法人等)、一般企業(記者、公關、企劃、人資等)
分支學系:社會發展系、應用社會學系、社會暨政策科學系
[社會工作學系] 聞聲救苦、濟世為懷的偉大志業
社工師是種助人的工作,需要面對的對象包涵受虐、中輟生、受暴婦女、失業、身心障礙等個人、家庭或團體。因此,相較於社會學系的理性分析及觀察批判,社工系所注重的就請向於感性關懷與溝通協調的能力。
一般而言,社工系可分為兩大類別:政策類組及社會工作組。政策類組會將焦點放在政策實施、社會福利等理論課程;而社會工作組則將請向實務工作的能力與經驗。
專業科目:社會心理學、社會工作概論、社會個案工作、社會福利、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等。
未來出路:公務員、學術界、證照、服務機構(基金會、社團法人等)、一般企業等
分支學系: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系、勞工學系、老人福利學系
[心理學系] 洞察人類行為與認知 創造幸福人生
歷史沿革上來看,心理系屬於理學院架構底下,但由心理系延伸出來的諮商輔導系的範疇則是偏向社會科學的。
專業科目:微積分、人體生理學
未來出路:公務員、學術界、證照、服務機構(基金會、社團法人等)、一般企業
分支學系:自然組範疇-心理系、臨床心理系、健康心理系;社會組-諮商輔導系、社會心理系、教育心理系
[其他相關特殊科系]
國際發展研究所:由政治大學開設,以社會科學跨領域研究的傳統為基礎,將「發展」視為研究軸心。
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:由中山醫學大學設立,主要分成兩大組。「醫學工作組」著重於醫療政策、醫病關係與倫理、醫療組織與網路、社會政策與立法等,以便培訓出相關單位之政策研究人才;「社會工作組」則強調醫療照顧與輸送體系、醫療福利與服務、以及資源用用等。
諮商與工商心理學系:由銘傳大學開辦,原系名為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。後考量社會與企業對心理人才需求,因而增加工商心理學程,並於2003~2004更名為諮商與工商心理學系。
犯罪防治研究所:由中正大學開設,以培育具備宏觀視野、願替人群服務、具邏輯思維且具有獨立判斷能力的犯罪防治實務工作人才。